MCPLive > 杂志文章 > 曾经沧海难为水 MP3,改变世界的十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 MP3,改变世界的十年

2008-12-24王翔《微型计算机》2008-21

MP3的各种编码格式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果细究MP3,大家会发现MP3的编码格式也有不同,其中主要的方面就体现在编码速率上。目前来看,常用的主要有三种方式——CBR(Constants Bit Rate,固定比特率)、VBR(Variable Bit Rate,可变比特率)和ABR(Average Bit Rate,平均比特率)。要说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比特率”。

比特率是一种数字音乐/视频文件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比特率表示1秒内传送的比特数bps(bit per second,位/秒),常用的单位有Kbps和Mbps。音乐文件的比特率越高,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数据量越大,也就代表音乐文件有更多的采样信息和细节表现(注:相同算法下);但与此同时,高比特率的文件也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MP3文件可以使用的比特率一般从8Kbps到320Kbps。

如此一来,三种编码方式之间的差异就很好理解了。顾名思义,固定比特率就是整个文件的比特率是都一样的,好处是编码简单,缺点在于如果使用非320Kbps比特率的话,MP3文件的音质会随复杂程度而变化,也就是说越复杂的部分音质越差,因为表现不出更高的细节来。

可变比特率就是在一首歌(曲目)中对复杂的部分采用高比特率编码,而简单的部分就是用较低的比特率,这样就可以在音质和文件大小中间做到平衡。平均比特率则是在可变比特率的基础上出现的编码方式: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较低的比特率编码,而高频和大动态表现时则采用较高的比特率编码。


播放器可以看到当前播放可取的比特率参数(图示为Winamp,上图为APE文件,注意码率的差别)

除了MP3之外,少数朋友可能还听到过另外一种音频格式——MP3 Pro,它又是何物呢?其实这是一种以MP3编码方式为基础的新型编码方式,于2001年6月的时候得到MPEG联盟认证并推广。MP3 Pro可以用64Kbps的比特率实现普通MP3 128Kbps比特率才能达到的效果,几乎将音乐文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压缩了一半。可能是MP3 Pro与MP3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就连唱片商又或者播放器厂商都很少提及Mp3 Pro,至于普通消费者,深究其中差别的人就更少了。

 

MP3 PK WAV

除了MP3之外,经常用电脑的朋友一定不会对WAV(又称WAVE)文件感到陌生。借助Windows无所不在的影响力,WAV几乎成了通用的音频格式。打开Windows的录音机功能,系统会默认使用WAV文件将你的声音记录下来;很多音频软件也提供了将CD上所记录的信号通过抓轨的方式保留下来(比特率:1411.2Kbps)。虽然WAV可以保存无压缩的音频信息,但与MP3格式相比,WAV的体积实在太大了,一首曲目动辄就是几十MB,对于存储和交流都相当不便。

 

第一首MP3歌曲是什么呢?

饭后,我们随手拿出MP3播放器,将耳塞插入耳朵,就会响起优美的旋律,可是你知道世界上第一首MP3格式的歌曲是什么吗?很多人都回答不上这个问题。


Suzanne Vega(照片拍摄于2006年)

第一首MP3格式的曲目名叫“Tom’s Diner”,它的演唱者苏珊娜·薇格(Suzanne Vega)也因此被称为MP3之母(Mother Of the MP3)。这首曲子旋律柔和、简单,使得在回放时很容易听出压缩格式的缺陷,因此当时Karlheinz Brandenburg教授也拿这首歌来评估MP3的压缩算法。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