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2010上海世博会现场报道

2010上海世博会现场报道

2010-05-28冯亮《微型计算机》2010年5月下

创意、文化、科技、发展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看点。对于时刻关注新科技的《微型计算机》来说,也在第一时间派出记者亲临世博现场,从探寻技术的角度带领大家逛世博,体验世博中无处不在的尖端科技。

2010年5月1日,倍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正式对公众开放,截至5月4日,已累计接纳70多万游客入园参观,MC记者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MC记者在第一时间入园,排在后面的游客正蜂拥而来。


日本馆非常受欢迎,高峰期的排队人数超过2000人。

世博会园区共有八个地面常规出入口、一个轨道交通专用线出入口和四个水上出入口,其中轨交耀华路站、西藏南路和长清路站的入园客流分列前三。为了尽早入园参观,并预约中国馆的参观,MC记者在7点前就抵达了半淞园路出入口,此时排队的人还比较稀少,而等到9点开园时排队人数已经上千。好在游客入园时,工作人员会立即发放纸质的中国馆预约券,这是一项很人性化的措施,也让MC记者焦虑的心情为之一松(终于不会错过中国馆,可以放心地为读者进行报道了)。


美国馆的门前也排起了长龙,人数在1000人左右。


下午7点时,中国馆底楼仍然挤满了人,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在中国馆馆外排队的人比这里还要多……

在本次世博会中,显示技术、人机互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低碳环保和新能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展示,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了?那么就让我们迈开脚步,开始这段令人难忘的世博之旅吧。

无处不在的显示技术

在上海世博会上,显示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各种尺寸的LCD显示器、上百平方米的超大LED显示屏、超高亮度的高分辨率工程投影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投影机的使用量上,堪称历届之。


城市未来馆的“交流塔”由736块500mm×500mm
的超薄LED模块构成,总面积超过300㎡。


城市未来馆的“未来之窗”由1974块488mm×488mm的LED模块组成,
高23m,宽20.5m,总面积为470㎡,总重量高达31.5吨。


城市未来馆展示的柔性电子纸

城市生命馆的“城市广场”由七块环绕四周的硕大屏幕和一块1000㎡的超大天幕组成,一共使用了26台松下工程投影机,将游客完全包围演示厅中。

例如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它共使用了26台科视(Christie)Roadster S+20K投影机,26个投影画面应用边缘融合技术拼接成为一幅完整的“画卷”。这种DLP投影机每台价值上百万元人民币,机身有三台标准ATX机箱合起来那么大(投影机尺寸为631.4mm×814.8mm×384mm),采用三片0.95英寸 Darkchip3 DMD芯片,光亮度高达20000 ANSI流明,亮度均匀性也达到了90%,具有1400×1050分辨率和1800:1的ANSI对比度。同时,它的氙灯模块功耗达到3000W,整机的大功耗更是高达5000W,着实是投影机中的“巨无霸”。


城市地球馆中采用弧形拼接技术投影而成的“地球”,
直径长达32m,由上下两个面组成,每个面使用了13台投影机。


城市地球馆中采用弧形拼接技术投影而成天幕,站在任何方位都能看到头顶的画面。

这就是受游客关注的中国馆“清明上河图”,整幅画卷长128m,宽6.5m,实际是由26台投影机拼接起来的832㎡IMAX屏幕。神奇的是画卷中的人物都是鲜活的“生命”,不但能动还能说话,让人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

“清明上河图”下方的河水,其中“河底”铺的是真实的泥土,波光粼粼的河水则是由数十部松下投影机垂直投影在纱幕上而成。

此外,湖南馆的“魔比斯环扣”使用了64台科视工程投影机,生命馆的“城市广场”展区使用了26台松下工程投影机,世博会议中心使用了33台NEC宽屏投影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湖南馆的“魔比斯环扣”也是由数十台科视投影机在正反两面投影而成。

安徽馆的立体黄梅戏采用全息技术,通过多台投影机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顶部的特殊三棱镜上,无需佩戴3D眼镜,就能让我们看到全息立体影像,效果非常棒,如果全息立体影像能有真人比例的大小就更好了……

沙特馆的“沙中友谊花园”,游客站在电动传送带上欣赏超长环绕屏幕,同样采用边缘融合技术,超长屏幕有多长?其实我也不知道转了多少圈……

后是沙特馆的世界大IMAX 3D影院,总面积高达1600㎡,效果无比震撼,排了2~3个小时的队也值了。

边缘融合技术

当两台或多台投影机组合投射一幅画面时,会有一部分影像和灯光重叠,边缘融合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投影重叠部分的画面和灯光亮度融合到一起,从而形成一整幅画面。在边缘融合拼接系统中,由于在服务器中对投影机的投影图像进行了处理,可以对不同投影信号间的色差、亮差和均匀度进行调整,这也使得该系统显示的图像质量优于传统的拼接系统。

弧形拼接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中曲面的图像拼接中,是边缘融合技术的延伸。它的实现原理与边缘融合技术相同,不同的是需要给每台投影机加装变形卡(或透镜),从而将多个投影图像融合为完整的弧形画面。

好玩的人机互动体验

为了提高游客的观展乐趣,世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各出奇招,提供给游客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体验。这些人机互动系统综合应用了显示、音响、触摸和影像识别等多种技术,让游客在虚拟现实中流连忘返。


城市未来馆中的虚拟图书,在空中挥挥手就能“翻书”。


城市生命馆“城市图书馆”展区有不少这样的触摸屏,触摸后会显示城市发展的相关知识。


加拿大馆中的互动游戏。骑上自行车,屏幕上就会显示前行的画面。


公众参与馆“世博有我”展区。我们可以将手机、
DC中的照片上传至终端机,并在前方的屏幕上显示出来。

例如城市未来馆中的虚拟图书,看上去就像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中的魔法书。当我们用手在空中做出“翻书”的动作时,屏幕上的图书就会随之翻页,还附有翻书的声音,相当逼真。普通大众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里面的秘密一定逃不过MC读者的眼睛。


公众参与馆“构筑美好家园”展区。我们把建筑模型放在显示台上,
前方背景墙中的城市就会在对应位置显示该建筑物,非常好玩。


重庆馆中虚拟火锅,我们用手点击屏幕上的食物,它就会被立刻“下油锅”。

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显示图书画面的实际上是两块相邻的非触摸式显示屏。当你的手在空中挥动时,就会触发屏幕下方的红外感应器,内部的计算机获取信号并识别出游客挥手的方向后,就会显示相应的画面。

保护地球的低碳环保与新能源

低碳环保与新能源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相关内容的宣传和展示非常多,而且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还能切身体会得到,让大家了解低碳环保与新能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馆中的“低碳的一天”终端机。按住指定区域,时钟的指针会停下,并告诉你这个时刻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低碳生活。例如用E-mail而不用信纸,离开时拔掉电器插头等等。

世博会在重要场馆的建设上采用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半导体照明、江水(地)源热泵、阳光引入、自然通风和雨水收集利用等一批生态环保技术。整个园区大量使用节能LED灯,占所有景观照明灯具的60%以上,这种节能LED灯相比普通白炽灯能省电60%到80%。江水源热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可节省30%到40%的运行费用。同时世博会使用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系统,它将为整个园区提供超过5兆瓦的发电量。


园区内的新能源观光车


园区内的纯电动公交客车


城市地球馆中展示了人类对地球的种种破坏和污染,电脑配件也是一大“罪魁祸首”。

在各个展馆中,中国馆、英国馆、日本馆和芬兰馆堪称节能环保的典范。中国馆的外墙材料采用了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材料,所有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这种玻璃能够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英国馆的核心部分由60686根含有植物种子和LED灯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看上去就像巨型“蒲公英”。白天光线可以通过透明亚克力杆照亮英国馆的内部;晚上,亚克力杆中的LED灯点亮整个建筑,并能变幻色彩、组成各种图案。日本馆的外墙则采用了高透明度的薄膜,内含太阳能电池,这是日本首次投入实际使用的新环保节能技术。芬兰馆的白色外墙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它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


芬兰馆中的白色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


“零碳排放”的英国馆造型颠覆传统


荷兰馆展示的太阳能车


中国馆“低碳生活”展区提出的能源获取之道:风能、太阳能和微藻制油。


中国馆“低碳生活”展区中展示的荣威E1纯电动车

此外,细心的游客还会发现,园区内运行着大量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MC记者在乘坐纯电动公交客车时发现,这种车辆的噪音非常小,如同坐在隔音效果很好的轿车中一样。据官方测算,新能源汽车在世博会六个月期间的示范运行,预计将节约传统燃油约10000吨,减少有害物质(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排放约118吨,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约28400吨。

连接未来的信息通信技术

现在3G正在国内快速普及,而世博会的信息通信馆则带来了下一代的4G移动通信技术。进入展馆,你会领到一个类似PSP的终端机,它通过RFID技术与服务器互连,配合展区屏幕的内容与游客同步互动。例如屏幕出现打雷的情景,终端机会发生振动并显示同样的雷雨画面。


信息通信馆发放的终端机,与馆内的显示屏内容进行同步互动。


信息通信馆的“梦幻剧场”讲述未来活动,数十块屏幕将游客包围在其中,
配合故事情节座椅会发生震动,头顶上还会飘下真实的漫天飞雪或泡泡。

信息通信馆主要是通过故事短片,介绍未来通信技术带给人们的新生活。在故事中,小主人公东东回家后冰箱会问他喝什么饮料;卧室的墙壁能显示他的学习课程,还可以和辅导老师视频通话;墙壁不但能视频通话,还能实现多方远程的协同会诊,为东东的爷爷看病和进行远程手术。在未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将畅通无阻。


信息通信馆的TD-LTE终端,可以遥控馆外的海宝机器人。


信息通信馆出口处的海宝机器人,可以和馆内的TD-LTE终端进行视频通话。

在信息通信馆的后一个展区,MC记者还看到了一台TD-LTE终端设备,该设备通过TD-LTE这种4G技术与馆外的海宝机器人进行沟通。通过4G技术,我们可以远程遥控海宝机器人的行动,还能看到海宝机器人眼睛拍摄的画面。也许是因为还是4G试验网的原因,视频效果和流畅度仅比摄像头好一些,稍微有些遗憾。

写在后

数天的世博之旅已经结束,但各展馆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还远未结束。虽然上海世博会并不是传统的IT展会,但它展示和应用的高科技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丹麦馆非常受女性游客的青睐,原因就是它——小美人鱼。

显示技术自不必说,整个世博会使用的投影机数以千计。几十台工程级投影机投影出来的庞大画面,其震撼性的效果远非高清家庭影院可比,与电影院的巨幕也能一拼高下。人机互动技术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几乎每个展馆都有各种好玩的设备。低碳环保和新能源更是涵盖了整个世博会的运行,在这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得以实现,其示范作用将有助于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世博会上进行试验运行,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重要的是中国在未来4G技术的竞争中与国外对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孩子们为上海世博会作的画,用质朴平实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世博会的期盼。

上海世博会并非IT展会,它是一场饱含人文性,涵盖了创意、科技、文化和发展的“万国博览会”。但记者仍然认为,我们的MC读者应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前去参观,因为几乎在每个展馆你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得到不同的收获,上海世博会一定会给你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当然,参观世博会应该尽量选择客流相对较少的时候,这样才能节省排队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佳参观时机是7月下旬和八月份;对于上班族来说,佳参观时机则是6月份的上旬和9月份。

参观小贴士

1.世博会不允许自带水,但可以带干粮。园内饮料和餐饮价格仅比园外稍高,普通消费者完全可以承受。
2.建议带一些湿纸巾,因为部分餐厅没有洗手处(如肯德基)。
3.建议带上伞,以抵御午间毒辣的阳光。好再带一件外套,以免夜间排队时着凉(河风很大)。
4.在热门展馆排长队之前好先“解决”完中餐或晚餐。
5.上午八点半到达入口处排队,就足以得到中国馆预约券。入园后的第一目标应该是离你近的热门展馆,这样可以少排一个“长龙”。

猜猜看

芬兰馆内的互动显示屏,其工作原理与近期《微型计算机》报道的一款触摸屏LCD产品相似。如果你猜到了,赶快把该LCD的型号和工作原理写信到tougao.mc@gmail.com,邮件主题请注明“世博猜猜看”,前五名回答正确的读者将获得小礼品一份。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