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存储技术大革新 SATA 3.0+USB 3.0体验

存储技术大革新 SATA 3.0+USB 3.0体验

2010-01-06Price CC《微型计算机》2009年12月下

你是否有过为了拷贝高清电影,在朋友家苦苦等待,而引起别人对你“想蹭饭”的怀疑?你是否有过因为游戏启动速度太慢,差点以为电脑死机,想按重启键的“壮举”?随着SATA 3.0与
USB 3.0技术的到来,以上这些囧事也许不会再现,那么它们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SATA 3.0+
USB 3.0实际产品的深度体验。

尽管处理器核心达到了4个以上,三通道技术将内存传输带宽提升到了25.5GB/s,PCI-Express 2.0将显卡传输带宽提升到了16GB/s,但电脑中还有两个“老家伙”的发展速度却近乎停滞,在多年来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一个是SATA 2.0存储设备,其理论传输速度仅300MB/s,而且大部分采用温彻斯特结构设计的普通硬盘实际传输速度只有100MB/s左右。另外一个情况更糟的则是USB 2.0存储设备,不仅其理论传输速度大值只有60MB/s,而且大部分USB 2.0存储设备的实际传输速度仅能达到30MB/s左右。这意味着无论处理器有多强、内存有多快、显卡有多好,一旦需要使用到硬盘与USB 2.0设备时,大家都得耐心地等待它们以龟速般的速度完成任务。

好在各大厂商均认识到了SATA 2.0与USB 2.0技术的局限性,并于近期制订了传输速度更快、技术更先进的USB 3.0与SATA 3.0技术标准。而我们也于近期获得了与USB 3.0与SATA 3.0等技术相关的一系列实际产品。那么新一代传输技术标准的应用是否能提升我们电脑的运行速度,拷贝高清影片时是否不用再经历“痛苦的等待”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实际体验来得出结论,当然在体验前还是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SATA 3.0与USB 3.0(关于这两种技术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本刊2009年1月上与2009年11月下)。

提升至6Gbps SATA 3.0技术揭秘

与前两代标准相比,SATA 3.0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动,都是采用高频率、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数据传输是双向、点对点进行的,编码方式为8b/10b模式(即每10bit数据中有2bit的校验位)。SATA 3.0大的进步是将传输速度提升到了6Gb/s,即600MB/s。同时SATA 3.0技术标准还保持了良好的向下兼容性,现有的SATA 1.x/2.x设备都能够工作在SATA 3.0平台上面。


不同硬盘接口速度对比

此外SATA 3.0标准针对NCQ原生命令序列功能也进行了修改,NCQ指令的数目与功能得以增加,有效提升了温彻斯特结构硬盘的执行效率。当然NCQ技术改进所针对的依然是传统硬盘,SSD等基于NAND闪存的高速存储设备由于先天结构不同无法从中受益。此外,SATA 3.0在降低传输功耗方面也颇有建树,它采用全新的INCITS ATA8-ACS标准,可以显著改良传输信号的质量,传输功耗也因此显著降低,这将有助于增加笔记本电脑和手持式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

10倍于USB 2.0 USB 3.0解析

USB 3.0采用双总线架构设计,其中的SuperSpeed通信线路是用于USB 3.0设备的,而另外一条Non-SuperSpeed通信线路适用于USB 2.0以及以下设备,能够非常出色地兼容旧有USB标准,独立设计USB 3.0总线可以降低数据传输中的干扰。USB 3.0的重要特点就是极高的传输速度,USB 2.0的速度高可以达到480Mbps,而USB 3.0将速度提升10倍以上,高可以达到5Gbps,即625MB/s。这个速度已经远超绝大多数温彻斯特硬盘的传输速度,也高于大部分SSD硬盘。毫不夸张地说,USB 3.0的速度设计至少可以应付未来三年存储技术发展对带宽的需求。


不同移动设备接口速度对比

在功能方面,USB 3.0能够像硬盘那样支持NCQ原生命令序列功能,这种模式理论上可以优化数据读取方式,大化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并且对重要的数据还可以维持独立的优先级设定,保证重要数据的传输安全。此外USB 3.0接口具备更强的供电能力,理论上能提供900mA的电流,而USB 2.0理论上多只能提供500mA的电流。更高的电流供应可以让USB 3.0接口更为轻松地应付更高功耗的外置设备。

USB 3.0+SATA 3.0使用释疑

相信对于第一次使用USB 3.0与SATA 3.0设备的读者来说,会有不少疑问和困惑,为此我们特地搜集了几个大家可能碰到的五个问题进行解答。

Q1:怎样识别主板上哪些是USB 3.0接口与SATA 3.0接口?它们在外形上是否存在不同?
MC:USB 3.0接口与SATA 3.0接口在外形上与其二代产品基本相同,因此为了避免用户混淆接口,主板厂商一般都会对三代接口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


在华硕P7P55D-E Premium主板上两个白色的SATA 3.0接口紧靠IDE硬盘接口,而两个USB 3.0接口则被独立出来安置,位于I/O背板的左侧。

Q2:二代存储设备能否在三代接口上使用,连接后性能是否会得到提升?
MC:不论是USB 3.0还是SATA 3.0,它们都具备向下兼容的技术特性,因此不仅二代存储设备可以连接在三代接口上使用,三代存储设备也可以连接在二代接口上使用。不过由于设备接口先天限制,根据我们的测试,这两种使用方法均只能获得二代标准的速度,不会有任何提升。


酷鱼XT硬盘的数据与电源接口与普通SATA 2.0硬盘相同,
可以连接在SATA 2.0接口上,当然连接后速度会降低。

Q3:三代设备连接时,需要使用特别的数据线吗?在哪里购买呢?
MC:需要,连接SATA 3.0设备需使用专门的SATA 6Gbps线,该线采用SATA 2.6标准设计,外形与普通SATA 2.0数据线有所区别,并在线上印有“SATA 6Gb/s”的字样,其长度不超过1米,否则速度只能达到3Gb/s。


SATA 6Gb数据连接线具备明显的“SATA 6Gb/s”标识


USB 3.0连接线的B型母头与USB 2.0移动硬盘连接线的B型母头存在明显差别,不能通用

而用于连接USB 3.0移动硬盘盒的USB 3.0数据线采用B型母头设计,由于需兼容以前的USB接口,具备更多的针脚,其母头与USB 2.0移动硬盘数据线的B型母头存在明显差别,不能通用。目前USB 3.0数据线已出现在零售市场上,而SATA 6Gbps数据线暂无销售,主要随主板附送。


普通的USB 2.0移动硬盘连接线

Q4:USB 3.0与SATA 3.0设备在使用前是否需要安装驱动?
MC:SATA 3.0设备不一定需要,因为Windows7与Windows Vista已自带AHCI驱动,可以发挥出SATA 3.0的传输率优势,当然如安装厂商提供的驱动可以小幅提升性能。而对于USB 3.0设备来说,由于当前的操作系统都不支持USB 3.0,因此在使用前必须安装厂商提供的官方驱动。

Q5:USB 3.0供电能力提升后,采用3.5英寸硬盘的移动硬盘盒还需要外接电源吗?
MC:需要,我们此次测试的两款USB 3.0 3.5英寸移动硬盘盒均采用外接电源供电设计,USB接口的功能仅为数据传输,我们不知道未来将是否会直接采用USB供电。而目前曝光的USB 3.0 2.5英寸移动硬盘盒是使用USB接口取电。

另辟蹊径 SATA 3.0+USB 3.0的实现方法

要让用户享受到SATA 3.0与USB 3.0带来的以上好处,需要芯片组厂商与存储设备厂商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然而让人遗憾的是,Intel与AMD两大芯片组厂商的主板芯片组产品均无法支持USB 3.0与SATA 3.0存储设备,因此要在主板上实现对这两大技术的支持只能依靠第三方芯片厂商。目前主板厂商主要使用Marvell公司的88SE9123与88SE9128两种SATA 3.0控制芯片,这两种芯片的唯一区别在于88SE9128可以支持组建RAID 0与RAID 1磁盘阵列,USB 3.0方面则主要使用NEC的D720200F1控制芯片。


Marvell SATA 3.0控制芯片由于早期存在瑕疵,几经周折才终上市

然而有了控制芯片还不够,还必须解决控制芯片如何与主板芯片组进行通信的问题。P55 PCH只能提供PCI-E 1.1标准的带宽,而PCI-E x1 1.1总线单向带宽只有250MB/s ,显然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无法将SATA 3.0 600MB的数据或USB 3.0 625MB的数据全部传送给芯片组,不能发挥出新一代存储设备的性能,所以主板厂商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解决此问题。一种是以华硕为代表的方案,在主板上加入一颗PLX PEX8613桥接芯片,该芯片将P55芯片组的四条PCI-E x1 1.1总线转换成两条PCI-E x1 2.0总线,各自拥有500MB/s的带宽,分别用来连接USB 3.0与SATA 3.0的控制芯片。这样虽然传输带宽仍小于理论带宽,但对于内部传输速度都远未达到500MB/s的普通存储设备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通过PLX8613桥接芯片的巧妙转换,华硕主板以500MB/s的带宽连接Marvell 88SE9123

另一种则是以技嘉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它采用P55 PCH的两条PCI-E x1 1.1总线分别连接USB 3.0与SATA 3.0控制芯片,从表面上看,这样设计的带宽是肯定不够的。因此它还留有一个绝招,用两颗PI3PCIE信号切换芯片从Lynnfield核心处理器所提供的PCI-E 2.0带宽中分出一条PCI-E x1 2.0总线,用于连接SATA 3.0芯片或USB 3.0芯片(可通过BIOS选择)。这样用户也能享受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这个方案的不足之处是用户无法同时体验到SATA 3.0与USB 3.0的技术优势,而且从处理器分出带宽后,会造成显卡带宽只有PCI-E x8 2.0可用,对显卡性能造成少许影响,并失去组建并联显卡的功能。


技嘉P55A-UD6主板在使用前,用户需决定让哪个设备使用“Turbo”模式,
即享受PCI-E x1 2.0的带宽,如都不使用,则显卡可以获得PCI-E x16 2.0的带宽

总体来看,这两种解决方案各有优势,华硕的桥接芯片设计方式对性能不会造成影响,但增加桥接芯片会增加主板成本,带来更高的主板价格。而技嘉的方案在功能上看不太完美,对显卡也会造成一些影响,但这种方式可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让用户提前享受到USB 3.0与SATA 3.0技术。

此外还有一些厂商推出了采用PCI-E x1接口与PCI-E x4接口的SATA 3.0与USB 3.0扩展卡,这样即便是老主板也能享受到这两种新技术。存储设备方面,支持SATA 3.0与USB 3.0的产品并不多,目前发布的SATA 3.0硬盘只有采用温彻斯特结构的希捷酷鱼XT与希捷Cheetah15K.7 SAS企业级硬盘,而USB 3.0闪盘则只有Super Talent推出了一款产品。不过USB 3.0移动硬盘盒倒有几款产品亮相,如Vantec与元谷的USB 3.0产品。

MC特约评论员 qwe(思路论坛版主)

近结束的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传来了一个消息,随着制程逐渐过渡到20nm,NAND闪存价格将出现大幅下跌,并终令固态硬盘走向普及。但这个时间点被认为是在2011年以后,此外AMD与Intel支持三代技术的芯片组预计也要等到2011年才发布。因此USB 3.0、SATA 3.0的全面爆发,我认为将在2011年以后。

从主板到移动硬盘盒 SATA 3.0+USB 3.0产品介绍

华硕P7P55D-E Premium主板

这款主板通过集成PLX PEX8613桥接芯片、Marvell 88SE9123 SATA 3.0控制芯片与NEC D720200F1 USB 3.0控制芯片,为用户提供USB 3.0与SATA 3.0功能。同时该主板拥有两个灰色的SATA 3.0接口,与普通蓝色SATA 2.0接口有明显不同。在主板I/O背板则具备两个颜色为蓝色的USB 3.0接口,与普通黑色USB 2.0接口进行区别。此外该主板还非常贴心地为用户提供了两根SATA 6Gb数据连接线。此外,该主板采用了夸张的32+3相供电设计,具备很强的超频能力,可将Core i7 750外频提升到220MHz。

技嘉P55A-UD6主板

P55A-UD6通过PI3PCIE带宽切换芯片、NEC D720200F1 USB 3.0控制芯片与Marvell 88SE9128 SATA 3.0控制芯片实现了USB 3.0与SATA 3.0两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其SATA 3.0控制器芯片规格更好,可以组建SATA 3.0 RAID 0/1磁盘阵列。该主板为用户提供了两个白色的SATA 3.0接口,两个蓝色的USB 3.0接口。同时这款主板的USB接口供电能力是普通主板的三倍,USB 2.0接口由标准的500mA提升到了1500mA,USB 3.0接口由标准的900mA提升到了2700mA。

希捷酷鱼XT硬盘 2TB

该硬盘的电路板采用反置安装,对保护控制芯片有一定好处。其硬盘主控芯片,缓存颗粒,马达控制芯片隐藏在内部。硬盘采用希捷自研SATA主控芯片,支持SATA 3.0规范以及ATA8-ACS标准。相对于希捷上代7200.12硬盘,希捷酷鱼XT硬盘 2TB的转速仍只有7200 rpm,但通过板载海力士HY5DU121622DTP-D43缓存芯片,其缓存容量由32MB扩大到64MB。同时,硬盘采用4碟装设计,单碟容量为500GB,存储密度达到了347Gb/平方英寸。

两款USB 3.0硬盘盒

左边的元谷存储巴士A280 3.5英寸硬盘盒板载LucidPort的 USB300 USB 3.0 to SATA 2桥接芯片,拥有AES 128/256-bit加密引擎,并支持SATA NCQ技术(可支持32个命令)和SATA端口增加器技术。

右边由华硕提供的Vantec USB 3.0 3.5英寸硬盘盒,内置一块希捷酷鱼7200.12 3.5英寸硬盘。硬盘盒采用祥硕的ASM1051 USB 3.0 to SATA 2桥接芯片,它支持符合SATA 2.6标准的硬盘,因此也能支持NCQ、端口倍增器等新技术。

优势不明显 SATA 3.0大战SATA 2.0

从测试成绩来看,在采用SATA 3.0技术、缓存增大到64MB后,HD Tach突发传输速度的确有很大增长,达到了285MB/s以上。不过受限于温彻斯特结构,硬盘的实际读写速度并没有太多提升。同时需注意的是,在如HD Tach随机存取时间、SiSoftware Sandra读取存取时间测试里,SATA 3.0所消耗的时间都高于SATA 2.0,显然经过第三方芯片转接后,硬盘的访问延迟大于传统的芯片组直连方案。

 我们的测试平台

 处理器

 Intel Core i5 750

 主板

 华硕P7P55D-E Premium技嘉P55A-UD6

 显卡

 迪兰恒进Radeon HD 4870

 内存

 金邦DDR3 1333 2GB×2

 硬盘

 希捷酷鱼XT硬盘 2TB×2
 希捷酷鱼7200.12 1TB×2
 希捷酷鱼LP 2TB
 RUNCORE 64GB SSD

 电源

 航嘉(Huntkey)X7 900

 操作系统

 Windows 7 RTM 64bit

而在实际应用测试中,不论是大容量文件(12.8GB高清影片)拷贝还是小容量文件(由1915个文档、照片、驱动等文件构成,容量2.35GB)拷贝,SATA 3.0平台的传输速度也有8MB/s~17MB/s的提升。不过在模拟各类实际应用的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测试中,SATA 3.0平台的总分成绩却意外地低于SATA 2.0平台。

 SATA 3.0 测试

 

 希捷酷鱼XT@华硕
 P7P55D-E Premium

 希捷酷鱼XT@
 技嘉P55A-UD6

 希捷酷鱼7200.12
 @SATA 2.0

 理论性能测试

 HD Tach突发传输速度

 285.1MB/s

 287.1MB/s

 228.7MB/s

 HD Tach随机存取时间

 16.5ms

 17.3ms

 14.3ms

 HD Tune平均读取速度

 111.5MB/s

 111.5MB/s

 101.3MB/s

 HD Tune平均写入速度

 108.3MB/s

 108.6MB/s

 99.2MB/s

 SiSoftware Sandra平均读取速度

 113MB/s

 112.8MB/s

 101.7MB/s

 SiSoftware Sandra读取存取时间

 16.47ms

 17.18ms

 13.6ms

 SiSoftware Sandra平均写入速度

 103.7MB/s

 104MB/s

 93MB/s

 SiSoftware Sandra写入存取时间

 6ms

 5ms

 4.75ms

 应用性能测试

 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总分

 5468

 5457

 5928

 FastCopy大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137.14MB/s

 137.36MB/s

 120.84MB/s

 FastCopy大文件拷贝时间

 96.25s

 96.1s

 109.23s

 FastCopy小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98.04MB/s

 100.47MB/s

 90.56MB/s

 FastCopy小文件拷贝时间

 24.56s

 23.96s

 26.58s

由于PCMark Vantage的这些测试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随机读取大量的各种小文件,因此要想更有效率地读取这些在不同扇区的数据,硬盘所使用的AHCI驱动至关重要。优秀的AHCI驱动能更好地发挥出NCQ技术的功能,让硬盘以更合理的顺序读取数据。所以我们认为造成该SATA 3.0平台在PCMark Vantage落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AHCI驱动性能较差,另外一方面则在于SATA 3.0平台通过第三方芯片连接硬盘,造成访问延迟偏高。

不进反退? SATA 3.0 RAID 0性能测试

我们利用技嘉P55A-UD6主板、两块希捷酷鱼XT硬盘组建的RAID 0磁盘阵列来了解SATA 3.0磁盘阵列的威力。同时通过由P55 PCH控制的希捷酷鱼7200.12 RAID 0磁盘阵列进行对比。

 SATA 3.0 RAID 0测试

 

 希捷酷鱼XT RAID 0
 @技嘉P55A-UD6

 希捷酷鱼7200.12
 RAID 0@SATA 2.0

 理论性能测试

 HD Tach突发传输速度

 219.8MB/s

 363.8MB/s

 HD Tach随机存取时间

 13.5ms

 14.5ms

 HD Tune平均读取速度

 168.8MB/s

 197.9MB/s

 HD Tune平均写入速度

 132.1MB/s

 190.7MB/s

 SiSoftware Sandra平均读取速度

 203MB/s

 203.57MB/s

 SiSoftware Sandra读取存取时间

 16.68ms

 14.77ms

 SiSoftware Sandra平均写入速度

 153MB/s

 175.34MB/s

 SiSoftware Sandra写入存取时间

 2.8ms

 3.72ms

 应用性能测试

 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总分

 5093

 6466

 FastCopy大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165.33MB/s

 214.92MB/s

 FastCopy大文件拷贝时间

 79.84s

 61.42s

 FastCopy小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117.8MB/s

 145.04MB/s

 FastCopy小文件拷贝时间

 20.44s

 16.6s

然而测试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几乎在所有测试成绩都不敌SATA 2 RAID 0平台,而且在一些测试中,如HD Tach突发传输速度、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测试中还出现了不如单块磁盘性能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RAID 0磁盘阵列需要1200MB/s的通信带宽,目前各主板厂商提供的500MB/s带宽远远不够,以及Marvell自身控制器及驱动性能不足所至。

威力四射 USB 3.0实际性能体验

下面我们采用元谷存储巴士A280 USB 3.0 3.5英寸硬盘盒,搭配希捷酷鱼LP 2TB硬盘对两款主板的USB 3.0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我们采用具备USB 2.0与eSATA接口的ICY DOCK硬盘底座与其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令人鼓舞,USB 3.0传输速度以大幅优势领先USB 2.0,其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近5000分的性能表现已与一款主流SATA 2.0硬盘相当,意味着我们甚至可以将USB 3.0移动硬盘作为系统盘使用。而其拷贝12GB高清文件时间不到两分钟的表现,相对于USB 2.0 6分钟以上的消耗时间缩短了3倍。

 USB 3.0测试

 

 USB 3.0@华硕
 P7P55D-E
 Premium

 USB 3.0@
 技嘉
 P55A-UD6

 USB 2.0

 eSATA

 理论性能测试

 HD Tach突发传输速度

 176.6MB/s

 174.9MB/s

 37.6MB/s

 165.4MB/s

 HD Tach随机存取时间

 14.1ms

 14.8ms

 15.2ms

 14.9ms

 HD Tune平均读取速度

 100.6MB/s

 92.1MB/s

 35.7MB/s

 91.8MB/s

 HD Tune平均写入速度

 99.1MB/s

 89.7MB/s

 33.1MB/s

 89.4MB/s

 应用性能测试

 PCMARK Vantage磁盘性能总分

 4916

 4724

 2879

 4172

 FastCopy大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116.77MB/s

 113.76MB/s

 34.79MB/s

 114.21MB/s

 FastCopy大文件拷贝时间

 113.04s

 116.03s

 379.47s

 115.58s

 FastCopy小文件平均拷贝速度

 86.31MB/s

 85.35MB/s

 31.39MB/s

 89.51MB/s

 FastCopy小文件拷贝时间

 27.89s

 28.21s

 76.69s

 26.9s

在与eSATA的对比中,USB 3.0并没有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我们认为这主要还是因为目前USB 3.0移动硬盘盒采用的都是USB 3.0 to SATA 2.0桥接芯片,只能搭配SATA2.0接口的硬盘,因此其大理论突发传输速度也只有300MB/s,与eSATA硬盘相同。

MC资深评测工程师 尹超辉

单纯看评测数字上的改变,并不能让我们直观地感觉到USB 3.0新技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接下来MC资深评测工程师尹超辉为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用闪盘拷高清将成为流行”

由于USB 2.0接口速度很低,如果用USB 2.0 2.5英寸移动硬盘拷贝一部23GB左右的1080p高清影片将花费近15分钟的时间,这使得现在不少人即便在面对大量的免费高清资源时,也懒于花时间去获得它们。虽然在USB 3.0出现之前,也有传输速度达300MB/s的eSATA接口,但它只是SATA硬盘接口的“延长线”而已,不能供电,因此无论走到哪里,用户都必须带上eSATA硬盘盒的电源设备,相当麻烦,使用它的人并不多。

USB 3.0方面除了3.5英寸硬盘盒外,势必很快出现各种USB 3.0闪盘与USB 2.5英寸移动硬盘产品。根据第一款USB 3.0闪盘测试成绩来看,其持续写速度达到了78.53MB/s,远远高于USB 2.0闪盘。所以当USB 3.0标准普及以后,人们将普遍地采用闪盘拷贝BD-RE、a1080等低容量高清影片,而不再是常见的RMVB。2.5英寸移动硬盘则将成为1080p影片的佳载体。

总结

USB 3.0:极具应用价值

通过以上测试,我们认为在主板上采用NEC USB芯片或推出独立的PCI-E x1 2.0 USB扩展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具实用价值,其传输速度相对于USB 2.0来说有了很大提高。外部传输速度远高于内部传输速度的特性不仅能让普通USB移动硬盘的性能终得以全面发挥,也为USB移动固态硬盘等高性能便携存储设备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SATA 3.0:期待固态硬盘

相对于USB 3.0,目前主要由Marvell与希捷提供给用户的SATA 3.0解决方案在测试中则没有带来惊喜。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温彻斯特硬盘结构上的限制,普通硬盘即便采用了SATA 3.0接口也无法带来明显的性能提升,要想感受到SATA 3.0的全部威力,我们只有期待SATA 3.0固态硬盘的出现。其次Marvell的自身“功力”与Intel这类老牌芯片组厂商还相差较远。可以看到,在一些测试中Marvell SATA 3.0的成绩还不如Intel SATA 2.0,而在RAID磁盘阵列测试中更全面不敌Intel SATA 2.0时代的产品,因此Marvell还需加强驱动的研发,并提高SATA 3.0控制芯片的性能。

普及:价格不是关键

从目前的主板产品来看,要买到支持SATA 3.0与USB 3.0技术标准的主板已不是难事。在国内市场,技嘉科技近日推出了五款支持USB 3.0+SATA 3.0、从普通AMD 770到高端Intel X58的主板产品。而在价格上它们相对于之前的产品并无明显变化,其AMD 770主板700元左右的价格足以让普通用户心动。

同时,华硕电脑也即将推出从AMD 785、770到Intel X58的USB 3.0+SATA 3.0主板,根据目前华硕提供的新消息显示,为了加速普及,这些主板在功能增加后,很可能实施“加量不加价”的政策。存储设备方面,元谷存储巴士A280 USB 3.0 3.5英寸硬盘盒价格在500元左右,希捷酷鱼XT 2TB硬盘1500元的价格亦算合理,相信其面向主流用户的低容量产品价格会更低。

因此,尽管SATA 3.0与USB 3.0的产品才刚刚面市,但其实际产品价格并不惊人。所以SATA 3.0与USB 3.0能否走向普及的关键还是在于它们的实际性能表现,显然就测试结果来看,USB 3.0有望首先走进你的电脑。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