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四核八线程 Clarksfield空降移动平台

四核八线程 Clarksfield空降移动平台

2009-11-19紫雷 牛唱《微型计算机》2009年11月上

测试—Core i7 Mobile确实很强悍

由于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Core i7 820QM的处理器性能,因此所有测试项目皆偏于该测试重点。当然,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也在不同测试项目上加入了一些其它平台的测试成绩作为对比。


华硕G60J的CPU-Z识别图

参考平台A:
处理器 Core i5 750@2.66GHz
主板芯片组 Intel P55
内存 DDR3 1333 2GB×2
显卡 NVIIDA GeForce GTX 275

参考平台B:
处理器 AMD Phenom Ⅱ X4 955 BE@3.20GHz
主板芯片组 AMD 790FX
内存 DDR3 1333 2GB×2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X 275

CPU理论性能测试

CPU的运算能力是决定CPU性能的关键参数,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虽然Core i7 820QM与Core i5 750由于主频上较大差距使得Core i7 820QM在性能上落后于Core i5 750,不过结合主频的落后幅度与测试成绩的落后幅度来看,我们认为在相同主频、相同核心数与相同制程技术下的桌面Lynnfield处理器与移动Carksfield 处理器的性能应该是相当的。



整体性能测试

PCMark Vantage是从系统整体性能着眼进行全面测试,测试中Core i5 750凭借更高的主频仍然领先于Core i7 820QM,不过二者的成绩差距仅有20%左右,而主频相差超过1GHz,我们认为Core i7 820QM的成绩已经让人非常满意了。

视频编码测试

让我们感觉意外的是Core i7 820QM比Core i5 750主频要低很多,但是该项测试成绩却差不多。后来我们仔细分析,发现Core i7 820QM在视频编码过程中启用了Turbo Boost,超频到了3GHz左右。

而Core i5 750或者由于主频的起点较高,并未触发Turbo Boost,导致了二者在测试成绩上的相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Clarksfield处理器在启动了Turbo Boost之后,完全有潜力达到桌面Core ix处理器的水平。

Turbo Boost专项测试

Turbo Boost是Clarksfield处理器的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为了测试Turbo Boost是否能真正起作用,我们特地模拟了几种应用场景。测试证明,在单核心工作的情况下,处理器能将倍频大提升到x23,从而实现单核心3.05GHz;双核心工作模式下,处理器倍频大可提升至x20,两颗核心都被超频到2.7GHz左右;而在四核心工作的情况下,处理器倍频大可提升到x15,此时四颗核心都工作在2.0GHz主频下。


单核心加速


双核心加速


四核心加速

测试证明Turbo Boost是非常有用的,无论是处理单线程还是多线程任务,都能根据CPU的负载情况自动调节频率提升性能,的确省事不少。

功耗测试

移动处理器低功耗的优势在这项测试中表露无遗,Core i7 820QM由于工作电压和主频都低于Core i5 750,因此功耗远低于后者。在运行OCCT软件将处理器和显卡的负载都强行提升至100%时,测试机华硕G60J的整体系统功耗仅115W,而Core i5 750平台此时已接近400W。

功耗上的优势,多少也弥补了Core i7 820QM与桌面Core ix处理器在性能上的些许差距。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测试中评定的是CPU与GPU同时负载100%的情况,而实际使用中几乎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因此实际使用功耗比115W要低不少。

续航时间测试

MobileMark 2007 Life Rating 69分钟
@平衡模式 持续播放视频 55分钟
@小电源模式 持续播放视频 60分钟

四核处理器的功耗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G60J能保证多长时间的使用呢?对于Core i7 Mobile的笔记本电脑来说,其实电池续航时间的长短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个档次的笔记本电脑几乎都是16英寸及以上的,几乎没有长期的移动使用需求。不过,出于对新平台的彻底了解,我们还是对其进行了测试,结果在意料之中,1小时左右的续航时间跟我们之前测试过的W90相仿。

好,进行完这些测试之后,我们应该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了:
1.由于Lynnfield与Clarksfield乃同宗所出,在相同频率下二者的表现应该相差无几。也就是说,Core i7 Mobile处理器并不比Core i7处理器的性能差太多。
2.四核心加上HTT超线程技术,结合我们过往对酷睿2机型的性能测试,发现Core i7 820QM已经在性能上将之前推出的几乎所有移动处理器远远甩在了身后。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Core i7 Mobile处理器,那就是——牛。
3.高性能带来了高功耗,超过100W的整机大功耗也让配置Core i7 Mobile笔记本电脑成了电老虎。随之而来则是散热问题,任何一台Core i7 Mobile笔记本电脑都必须面对这个难题,而这也直接决定了Core i7 Mobile笔记本电脑很难在15英寸以下的机型中出现。
4.高性能=高价格,至少在目前,Core i7 Mobile笔记本电脑仍只会是少数人的“玩物”。对大众消费者来说,后续可能推出的四核或者双核Core i5/i3 Mobile才是适中的选择。

测试完成之后,虽然心里还有丝丝激动萦绕,但却已无初见时的“盲目崇拜”。面对这样一个性能强劲的平台,在肯定之余,我们也有一些话想说。

何时能普及

目前来看,价格将会是阻挡Core i7 Mobile笔记本电脑走向普及的主要因素。即使低端的Core i7 720QM的每千颗单价也比之前较为高端的Core 2 Duo T9600高上一线。我们认为,如果真的要把Clarksfield处理器平台推向普及市场,降低成本的精简版Core i7 Mobile必须尽快面世,无论是四核心四线程,还是双核心四线程。

Clarksfield的定位在哪里

高性能与高功耗,Clarksfield的定位是家里固定使用的娱乐机型吗?不过有数据显示,对于以游戏娱乐为主要诉求点的PC销售中,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的比例在2008年已经达到了对半开的程度,而在2010年,游戏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有望超过台式机50%以上的幅度。或许Intel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毕竟移植台式机上成功的平台总比重新开发一个新的平台要简单得多。

四核平台小型化何时实现

从目前的功耗来看,短时间内难以看到15英寸以下的Clarksfield机型,毕竟这对散热系统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推断,不排除将来可能会有类似机型出现)。而对于主流市场上要想用上Clarksfield处理器的话,还得等中低端产品出现。

Arrandale或是四核轻薄化的关键

目前来看Clarksfield与小型轻薄绝缘,或许只有寄希望于接下来的32nm制程Arrandale处理器了。Arrandale处理器不但采用了更先进的32nm制程,而且还极有可能内置GPU,作为高度整合的芯片却能凭借先进的工艺将功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也许到那时候,我们就能看到超轻薄的四核平台笔记本电脑了。

分享到:

用户评论

共有评论(10)

  • 2009.12.17 19:02
    10楼

    还不如CORE2高效 省电

    (0) (0) 回复
  • 2009.12.12 19:11
    9楼

    要续航没多少,要清凉散热没多好,应该适合游戏者选购吧,汗~~~~

    (0) (0) 回复
  • 2009.12.12 19:11
    8楼

    要续航没多少,要清凉散热没多好,应该适合游戏者选购吧,汗~~~~

    (0) (0) 回复
  • 2009.12.04 19:22
    7楼

    对不起,是价格仅相当于他一半!

    (0) (0) 回复
  • 2009.12.04 19:21
    6楼

    对我来说,笔记本电脑的唯一吸引力就是便携性,失去了电池续航能力他还有谁没用处?!它性能再好能比得过性能仅相当于她一半的台式机吗?

    (0) (0) 回复
  • 2009.11.27 20:20
    5楼

    不知道1楼所说的“民用市场”是什么意思?

    (0) (0) 回复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