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享受纯净片刻 体验三款主动降噪耳机

享受纯净片刻 体验三款主动降噪耳机

2015-06-23张臻《微型计算机》2015年6月下

浅谈主动降噪技术

在实际体验几款主动降噪耳机之前,先简单谈谈主动降噪技术。降噪技术分被动与主动,其中被动降噪是通过塑料、泡沫、编制网等复合材料的组合,通过物理方式降低噪音。采用被动降噪技术的耳机主要是靠良好的密闭性以及材料特性将噪音拒之门外,但被动降噪一般只能针对500Hz以上的高频声音,尤其是对于1kHz以上的噪音,大部分封闭式耳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被动降噪能力。但它的不足是对低频率噪音无能为力,这也就促成了主动降噪技术的发展。

主动降噪顾名思义是积极主动地消除噪音,它也被称为“有源消声”。其原理是: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就可以将这种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用一种正负相抵,以毒攻毒的方式。目前拥有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在原理上都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各家厂商所使用的具体技术的不同,从而带来不同的降噪能力和效果。

主动降噪原理示意图
主动降噪原理示意图

具体到三款耳机上,其采用的主动降噪技术在原理上都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内置在耳机单元中的拾音麦克风,去检测周围环境的噪音声波并传输至内部数字电路进行解析,再通过运算发出反向声波以消除不需要的噪音,来实现安静的聆听环境。更多的区别在于麦克风的数量,QC25和SOHO II NC是在两个耳机单元中各有一个拾音麦克风,而Fidelio NC1的拾音麦克风数量多,有4个。此外,QC25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在内部应用了电路降噪技术。由于采用有源降噪技术在降噪过程中电子电路会无法避免地产生“嘶嘶”声,而其加入的该项技术能降低电子电路的“嘶嘶”声。

降噪效果

我们统一在环境噪音为61dB的室外环境下体验三款耳机的降噪效果,主要的噪音来源包括路过的汽车、旁边在施工的工地以及周围的人声。

Bose QC25

QC25的降噪效果让人惊艳。在没听音乐,只开启主动降噪功能之后,你也会明显有一种“世界都安静了”的感觉。在开启降噪功能的情况下它将大多数的环境噪音都过滤掉了,仅仅留下了微弱的人声。它是一个不但在聆听音乐时可以使用的产品,我觉得甚至你在办公室、飞机上休息的时候,只需戴上耳机,然后开启降噪功能,它就能给你带来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

飞利浦Fidelio NC1

Fidelio NC1本身的物理降噪表现我觉得比QC25更好,它的压耳式设计让我刚戴上它就感觉周围安静了不少,开启降噪功能后除了中频部分得到些许保留之外,其余频段的噪音得到了明显减弱,但不及QC25,工地上机器发出的低频噪音没有完全消除。另外有一点是它在开启降噪功能之后,有明显的电子电路所产生的“嘶嘶”声。在QC25上Bose通过应用额外的电路降噪技术来消除它,飞利浦则没有采用相应的技术。不过这个声音只有在停止播放音乐时才能听到,不会影响聆听音乐的效果。

哈曼卡顿SOHO Ⅱ NC

SOHO Ⅱ NC得益于其入耳式的设计,也有着一定的物理降噪效果。开启降噪功能后,它将大多数的环境噪音都过滤掉了,即便有一些保留,在聆听音乐时也会将其掩盖掉。人声依旧可以略微听到,电子电路的“嘶嘶”声不明显。其降噪能力的实际表现我觉得是介于QC25和Fidelio NC1之间的。

音质表现

我用乐彼LP5播放器搭配创新Sound Blaster E5耳放,对三款耳机进行了试听。在试听的过程中,我也会比较开启降噪功能前后耳机音质的变化。

Bose QC25

QC25的降噪功能除了在前面的降噪环节让我惊艳之外,在试听部分更让我有种它是“黑科技”的感觉。这是因为在开启降噪功能前后,QC25的音质表现完全是两个样。在关闭降噪功能时,QC25的声音表现并不好,就像缺少耳放,低频显得很浑浊,而中频也有些含蓄。而当打开降噪功能的那一刻,QC25发出的声音就像换了一个耳机,中频和低频一下子变得饱满有力起来,特别是低频部分,弹性十足,并具有明显的包围感。人声的结像感相比之前好得多,声场也有所扩大。高频方面QC25延续BOSE的一贯风格,不追求极致的解析力,但保证了更好的耐听度。整个试听下来,我只能说除非是在没电的情况下应急使用,不然请把降噪功能一直开启,因为这时QC25的声音才能达到其应有的水准。

试听器材一览
试听器材一览

飞利浦Fidelio NC1

Fidelio NC1的整体声音表现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全面的。低频表现得很紧凑,量感并不算多,不会有沉闷感,中低频部分的衔接均衡,有不错的解析力。中频部分则很中性,如果只是用来听人声,会显得虽然温暖圆滑,但韵味稍欠。Fidelio NC1的高频虽然有些偏暗,但它追求的是内敛顺滑高频表现,在大动态下有很好的控制力,更加耐听。在开启降噪功能后,声音的过渡很平滑,除了周围的噪音一下降低不少之外,音质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只能说开启后的声音略有收缩,但是只有在不断的A-B对比下,才能捕捉到那么一点点变化,并不明显。所以Fidelio NC1和QC25是很不一样的,它的音质不会受到降噪功能的影响,在环境本身就比较安静的情况下,不开启降噪功能也能获得其真实的音质表现。

哈曼卡顿SOHO Ⅱ NC

先说关闭降噪功能时SOHO Ⅱ NC的音质表现。它的低频有不错的量感和弹性,但层次感有所欠缺。中频的听感有些靠后,这也导致了人声部分的听感不够突出,略显单薄。高频部分有种被拔高的处理,以突出解析力,所以其高频的听感很明亮,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偏硬的感觉。开启降噪功能后声音的包围感变强,人声离耳朵更近了,而且声音的密度得到了提高。低频的弹性与力量得以保持的同时层次感有改善。高频部分的变化不太明显,依旧会感觉有些硬。总体来看降噪功能的开启对于SOHO Ⅱ NC中低频的表现有一定提升。

小结

一番体验下来,三款主动降噪耳机在它们的大特点上的整体表现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对于被动降噪不能消除的低频噪音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其中QC25的降噪能力可以用接近完美来形容,我近甚至会在工作日午休的时候戴着它,只开启降噪功能以获得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倒是有多拾音麦克风的Fidelio NC1表现得稍逊一些,这其中其电子电路噪音较明显多少影响了它的发挥,但它整体的降噪效果依旧明显。至于音质部分,Fidelio NC1是在不开启降噪功能的情况下音质表现好的,你完全可以将它当成一个普通的耳机使用,而QC25和SOHO Ⅱ NC我则建议使用时都将降噪功能开着,不管当时你有没有降噪的需要,特别是前者,必须开启降噪功能才能获得它真实的音质表现。

相对于同样音质水准的耳机,采用主动降噪技术的耳机在价格上的确要贵一些。如果你觉得主动降噪耳机只是针对经常出行的商务人士的话,我觉得那就太狭隘了。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来说,主动降噪耳机的确是他们在旅途中的佳伴侣。但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戴着耳机出门的人,我觉得购买一个主动降噪耳机同样很实用。如今我们往往非常关注空气污染的情况,但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噪音污染同样很严重。一般来说在外面使用耳机听音乐时只能通过加大音量来掩盖噪音,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听力带来伤害。而主动降噪耳机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每天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地铁、公交甚至飞机上,同时又是一个喜欢随时听音乐的人,我会推荐你购买一款适合自己的主动降噪耳机。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