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寻找高效动力市售500W级PC电源横向测试

寻找高效动力市售500W级PC电源横向测试

2014-02-20《微型计算机》测评室《微型计算机》2014年1月下

我们要进行的,不是夸张的千瓦级战斗。

这里,也没有夺人眼球的60A以上的+12V输出。

它们,虽是电源市场上的普通大众。

但却受到了众多游戏玩家的关注,因为,它们代表了性能与价格的佳平衡点。

谁说平民就不能追求“法拉利”?谁说500W就不能谈高效?

高效,不只是要转换效率,更要强劲的+12V输出,要出色的功率/价格比,还要综合性能都不落人下。

500W级的电源产品,一样能碰撞出火花。

决战即将开始,谁会是500W级电源的高效动力之王?

寻找高效动力市售500W级PC电源横向测试

尽管骚包的“千瓦级”电源的确夺人眼球,但在高高在上的价格面前,那毕竟只是少数发烧友的专享“贡品”。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在理性的消费者指导思想下,如果你不是骨灰级的“烧友”,也不是需要数卡互联的“矿工”,那么大多数人的目光还是放在主流级别的产品上。而在这一市场上,500W级的电源毫无疑问在性价比上有着相当突出的优势,而它也成为了主流消费者关注的电源功率级别。有鉴于此,我们觉得是时候为大家梳理一下目前市售的500W电源产品状况了。因此,我们特地从市场上挑选了10款比较有代表性的500W级电源产品,让它们在MC评测室一决高下。谁会成为你心中有效率的动力之王?让我们为你揭晓。

产品选择原则

本次评测选择了额定功率500W±50W以内的产品作为参测样品(即产品额定功率范围为450W~550W)。必须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电源市场品牌较多,而这一功率级别各个厂商推出的产品也多。本着求精不求滥的原则,我们从繁多的产品中选择了目前有着较高关注度的10款作为参测产品。

交叉负载拉偏测试图解
交叉负载拉偏测试图解

FA-828ATE电源负载测试仪
FA-828ATE电源负载测试仪

评测方法和平台设置

测试主要采用的仪器为FA-828ATE电源负载测试仪,这是一款在各大电源工厂的检测工序中常见的仪器设备。其测试结果比较准确可信,在业界内也有较好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右图下)。

在测试中,我们将电源连接到测试仪,并连接主板供电24Pin插头、CPU供电8Pin插头、显卡供电6+2Pin插头×2以及4Pin大D口×2到仪器上,以准确测试+12V、+5V和+3.3V的输出状况。

主要测试项目 转换效率测试

按照相关测试规范,我们分别在20%负载(轻载)、50%负载(典型负载)以及80%负载(重载)下测试电源的输出/输入功率比,得到电源在三种状态下各自的转换效率。

交叉负载拉偏测试

测试选择电源的四种交叉负载状态,分别测试电源在不同负载状态下+12V和+5V&+3.3V的功率输出能力。按英特尔规范要求,测试时以设置大状态能稳定输出12秒上为合格点(上图上部)。

测试A点:待机功耗

测试B点:+5V&+3V联合输出轻载(15%~20%额定电流),+12V满载大输出(设置为可稳定输出12秒以上的大电流值,不超过铭牌标称大输出电流)

测试C点:+5V&+3V联合输出满载(设置为可稳定输出12秒以上的大电流值,不超过铭牌标称大输出电流),+12V设置为重载输出(80%额定负载)

测试D点:+5V&+3V联合输出满载(设置为可稳定输出12秒以上的大电流值,不超过铭牌标称大输出电流),+12V设置为轻载输出(20%额定负载)

输出电压偏离曲线

分别测试同电压在不同负载条件下+12V、+5V以及+3.3V随负载的变化,其实际电压值偏离标准值的范围大小。设置10%~100%共10个测试点,以10%为负载输出递增。在相同测试下,电压值越靠近标准参考线越好。

静音效果测试

在80%重载条件下,用分贝仪测试电源的噪音。在同等测试条件下,噪音值越低越好。

在测试的结果部分,我们将综合转换效率、交叉负载能力、电压偏离程度以及静音效果、做工用料等,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对所有参测产品进行性能评定,并给出我们的结论。满分为60分。

LEPA G500-MB

LEPA G500-MB这款产品的额定功率为500W,采用了宽幅输入和单路+12V输出设计。尤其是+12V输出部分,大电流可达40A。在实际测试中,+12V输出在37A状态下可保持稳定输出12秒以上,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产品的标示显示+5V与+3.3V的联合输出大为103W,但实际测试发现,这两路电压的联合输出在130W左右都能保证长时间的稳定输出,有相当不错的冗余度。

G500-MB在典型负载下的转换效率为89.67%,达到了金牌认证的标准,算是一款名副其实的80PLUS金牌产品。而在做工与用料上,G500-MB也是毫不吝啬,无论是完善的一、二级EMI滤波电路,还是扎实的电感线圈,都让人感觉到了产品的真材实料。拆开G500-MB就能发现,这款产品在后级采用了高端电源上较常见的DC-DC模块电路,这样能够大程度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和纯净,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源的整体效率,这应该是其能保证89%以上转换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综合测试中,G500-MB的性能表现较为优秀。高转换效率、几乎完美的交叉负载拉偏曲线以及偏差率在3%以内的输出电压偏离曲线都表明了它在性能上的“不凡”。当然,高品质也带来了高价格,这款电源618元的售价对于500W级的产品来说的确显得有些高高在上,这一点使其在性价比和实用性上略打了一些折扣。

产品资料:

额定功率 500W

交流输入 100V~240V 宽幅

PFC 主动式

+12V 输出 单路

峰值功率 约600W

输出接线 半模组化

+12V 大输出电流 40A

+5V 大输出电流 15A

+3.3V 大输出电流 21A

转换效率

20% 负载 86.21%

50% 负载 89.67%

80% 负载 87.93%

LEPA G500-MB

① +5V&+3.3V输出电压偏离在1%以内,非常优秀。
① +5V&+3.3V输出电压偏离在1%以内,非常优秀。

② +12V电压输出偏离也在3%以内,表现相当不错。
② +12V电压输出偏离也在3%以内,表现相当不错。

③ 交叉负载拉偏测试
③ 交叉负载拉偏测试

④ 一级EMI电路的用料和做工非常优秀
④ 一级EMI电路的用料和做工非常优秀

⑤ 在输出电路部分,G500M采用了DC-DC模块电路设计。
⑤ 在输出电路部分,G500M采用了DC-DC模块电路设计。

⑥ 主电容使用了一枚400V/220μF的大电容,不算奢华,但对于500W电源而言,也基本够用。
⑥ 主电容使用了一枚400V/220μF的大电容,不算奢华,但对于500W电源而言,也基本够用。

鑫谷RP PLUS 550

作为老牌电源厂商和性价比突出的品牌,鑫谷的电源一向在大众消费者群体中有着不错的知名度和口碑。参加本次评测的这款RP PLUS 550电源实际额定功率为450W,可不要“顾名思义”认为它是550W的产品。这款产品由于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因此在用料方面并没有太过的奢华,而是从简约、实用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了设计。所以我们看到其一、二级滤波电路都相当简约,而且主电路部分的设计也较为简洁。

尽管是走的简约路线,但这款产品的转换效率在实际测试中还是有着不错的表现,典型负载下的转换效率达到了84%左右,而在轻载和重载的设置下,转换效率也保持在80%以上,看来双管正激结构在中端以上电源上的普及还是带来了不错的转换效率提升。不过在电压输出偏离测试中,这款产品的+5V电压输出偏离大值达到了5%,只能算是在及格线边缘徘徊。不过+3.3V和+12V的电压偏离大值还算控制在3%以内,勉强能跻身优秀的成绩行列。

产品资料:

额定功率 450W

交流输入 220V AC

PFC 主动式

+12V输出 双路

峰值功率 约520W

输出接线 半模组化

+12V1大输出电流 17A

+12V2大输出电流 19A

+5V大输出电流 15A

+3.3V大输出电流 24A

转换效率

20%负载 82.57%

50%负载 83.97%

80%负载 81.82%

鑫谷RP PLUS 550

① +5V输出电压偏离值较大,在5%的边缘,表现非常一般。
① +5V输出电压偏离值较大,在5%的边缘,表现非常一般。

② +12V输出电压偏离值大也超过3%左右,不过基本都呈压降趋势,即使在轻载状态,输出电压也低于12V
② +12V输出电压偏离值大也超过3%左右,不过基本都呈压降趋势,即使在轻载状态,输出电压也低于12V

③ 交叉负载测试的表现比较不错,尤其是+5V和+3.3V的联合输出能力较为优秀,超过标称值。
③ 交叉负载测试的表现比较不错,尤其是+5V和+3.3V的联合输出能力较为优秀,超过标称值。

Tt斗龙500W

作为布局中低端市场的主力产品,Tt斗龙500W在用料与做工上同样没有“高大上”的味道,而是追求节约简洁的路线,摒弃了模组化、奢华用料等特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主电路的滤波电容上,Tt为斗龙500W配置的是一颗450V/330μF的台系大水塘电容,可有力保证电源工作的稳定性。

尽管斗龙500W并未明确表示它是一款拥有80PLUS认证的产品,但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它的转换效率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无论是轻载、典型负载还是重载状态,转换效率均保持在80%以上,达到了入门级的80PLUS标准。同样,在输出电压偏离的测试中,斗龙500W的表现也比较不错,各路电压的偏离值都控制在3%以内,算是比较优秀。不过这款产品在一级EMI滤波电路部分,仅有一只X电容,这种做法不是太妥。

Tt Smart SE 530W

Tt Smart SE 530W电源在整体设计和用料上仍是走的中端路线。相比斗龙500W,它在用料上要更为讲究一些,比如我们可以看到Smart SE 530W的一级EMI滤波电路部分是完整的2Y+1X电容组合,而不像斗龙500W那样凭着一只X电容“裸奔”。不过在整体上,由于299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实惠,因此它的设计与做工与斗龙500W相比也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包括开关变压器、IC芯片等元件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不过作为打上了“Smart”印记的产品,Smart SE 530W在供电设计上采用了半模组化的结构——显卡和存储设备的供电线缆可以根据设备的多少通过插接的方式来灵活调整。

在实际测试中,Smart SE 530W表现出了相比斗龙500W略强的性能,无论是典型负载下85%左右的转换效率,还是幅度宽广的交叉负载拉偏测试,Smart SE 530W都表现出了比较不错的水准。不过在电压偏离测试中,我们发现Smart SE 530W的+12V电压偏离不是特别理想,高偏离点接近5%的偏离幅度,只能说还算是合格。

海盗船 RM550

怪兽级的电容、电感和用料,我们认为RM550的设计与做工完全对得起高达799元的售价,至少在拆开了内部之后,它没有让我们感觉名不副实。

作为一款定位于高端市场的产品,RM550不光是做工用料非常出色,而且在实际测试中,它的整体表现也是鹤立鸡群——典型负载下超过90%的转换效率是本次评测的好成绩。而且在轻载和重载状态下,RM550均保证了89%左右的转换效率,性能不俗。

在交叉负载拉偏测试中,作为能稳定输出的大+12V功率已经超过了480W,这也将本次参与评测的诸多产品甩在了身后。其实拆开RM550就可以发现,虽然它也是采用了500W级电源上较为大众化的双管正激功率变换电路结构,但在后级输出部分,它却采用了更高端的同步整流和双DC-DC模块电路的设计,加上用料的豪华,因此也将RM550的转换效率提升到了90%以上的优秀程度。总的来看,RM550的整体表现在本次评测中首屈一指,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值得不差钱的发烧友重点关注。

航嘉 MVP500

航嘉的MVP系列电源一向被称为有价值的电源(Most Valuable Power)。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宣告了MVP系列产品的高性价比,另一方面也似乎昭示了MVP系列产品的不俗性能。参与本次评测的产品是MVP系列中定位主流级市场的产品MVP500,其额定功率为500W。不过有特色的是,航嘉为MVP500设计了大40A的+12V输出能力,这也意味着MVP500在独立面对高端显卡+高端处理器的双高组合时,也能轻松应付。

在实际测试中,MVP500的表现也比较不错,三种状态下的转换效率都达到了80%以上,典型负载下的转换效率更是在85%左右。在交叉负载拉偏测试中,MVP强悍的+12V输出能力也表现无疑,在整个500W级电源中,它的+12V输出能力名列前茅。稍有遗憾的是,在电压偏离测试中,其各项电压的大偏离值均在3%上下徘徊,算是基本达到了优秀的标准,但还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总的来看,MVP500作为一款300多元售价的产品,其各项表现非常均衡且达到了优秀标准,没有明显的短板。结合并不算贵的价格,MVP500无疑值得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重点考虑。

海盗船 CS550M

定位与RM系列相仿的海盗船CS系列电源对海盗船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系列。该系列产品秉承了RM系列产品严谨用料的特点,在元件的选择和使用上都非常讲究,如日系大容量电容、扎实的DC-DC转换电路以及整洁有序的一、二级滤波电路。打开CS550M的盖子,你会感觉其内部既彰显着用料的豪华,也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没有丝毫的杂乱感。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海盗船对于自身产品的用心程度。

在实际测试中,CS550M的整体表现相比RM550也是毫不逊色。虽然它在后级部分没有采用同步整流的设计,但CS550M却是本次500W级产品中唯一一款采用LLC谐振半桥设计的产品。在LLC谐振半桥结构所带来的高转换效率支持下,其典型负载下的转换效率也和RM550一样达到了90%以上。不过在交叉负载拉偏测试中,CS550M的+12V输出能力相比R M550略有逊色,差距在10%左右。而在电压偏离的测试中,CS550M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各项电压的大偏离值都控制在2%以内,表现优秀。不过和以静音为主打特色之一的RM550相比,CS550M在静音效果上要差一些,虽然在典型负载及轻载下风扇的噪音细不可闻,但在重载时的风扇噪音已经让近距离测试的我们能感受到了。

鑫谷 GP600G 黑金版

和鑫谷RP PLUS 550让人感觉有些糟糕的用料完全不同,GP600G黑金版的内部用料完全是充满了“高大上”的味道。双管正激、堪称奢华的二级EMI滤波电路、同步整流以及DC-DC模块电路以及完善的保护机制,这让我们几乎认为这是一款定位高端市场的产品,谁又想到它的价格还不到300元。而在实际测试中,GP600G黑金版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无论是典型负载下89%以上的转换效率,还是3%以内的电压偏离以及+12V的输出能力,都在同档次产品中名列前茅。而且它的静音效果也非常优秀,即使在重载工作状态下,风扇的噪音也几乎细不可闻。如果就综合性能评估而言,GP600G黑金版的整体表现绝对名列所有产品的前三甲之内,再结合其仅299元的价格,本次评测的有性价比产品也就出炉了。

先马 省电王500

先马省电王500是一款以性价比为主打特色的中低端定位产品,从它的用料与做工上也能看出它是主攻主流市场的产品。这款产品的内部设计比较简洁,没有追求豪华与奢侈,而是在自身定价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成本的节约。不过对于一、二级EMI滤波电路以及关键的电路部分,省电王也没有太过节省,该有的还是一应俱全。

在实际测试中,省电王500的转换效率在典型负载下约为81%左右,而在轻载和重载状态下的转换效率也在这个80%左右徘徊,还算是合格。不过在测试电压输出偏离值时,我们发现省电王500的电压偏离幅度略有些偏大,已经接近5%,只能说是在合格线上下徘徊。而且由于单路磁放大结构的影响,当+5V满载导致+5V压降明显时,+12V的电压也会跟受关联影响,电压升高非常明显,甚至接近5%的偏离,该表现与同样采用单磁放大技术的Tt Smart SE 530W较为相似。

整体而言,先马省电王500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产品,产品本身由于低售价的因素也决定了它不可能采用豪华的用料,相对较为中庸的它适合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考虑选购。

测试总结

在评测完所有10款主流500W级电源产品之后,我们有一些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重视双路+12V与单路+12V的输出差别

在测试中,我们发现只有一款电源是采用的双路+12V输出(鑫谷RP PLUS550),而其它电源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单路+12V输出设计。从数据上来看,500W级电源的双路+12V的联合输出也能达到30A以上,基本与单路+12V输出相差不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12V输出却有着较大的差别。比如同样为450W的电源,一款产品采用了+12V1/17A和+12V2/18A的联合输出设置,而另一款产品则采用了单路+12V/35A的输出设置。我们采用75%左右的长时间稳定输出来计算的话,双路+12V输出就分别能输出152W和163W的稳定功率,而单路+12V则可以输出总共315W的稳定功率。

我们知道,在双路+12V的输出中,+12V1专供CPU,而+12V2供给显卡等外接设备。这也就意味着,在双路+12V输出的状态下,显卡从此电源多只能得到163W的能量供应。对于大功耗在200W上下的显卡而言,如GTX 760,在游戏过程中就极容易导致由于电源功率不足而产生当机的情况。而另一方面,153W的功耗给一般的处理器又有余量。从而就会产生“这边吃不饱,那边吃不完”的不平衡分配情况。

正是因为现在显卡的功耗日益增高,这也引起了电源厂商的高度重视,从而再次将电源的+12V输出从双路改回单路,以满足硬件性能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玩家们在选购电源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以免买了电源回家却带不动显卡的情况发生。

正确看待+12V的输出能力

随着显卡功耗的水涨船高,电源+12V的输出能力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厂商的重视。不少厂商在推广自己的电源产品时往往都把+12V的输出能力作为一大卖点广为宣传。但我们必须要告诉大家的是,要正确对待厂商宣传的+12V输出能力!

电源铭牌上所标示的电源+12V的大输出能力,比如500W级电源中常见的35A或38A的+12V输出能力,它指的是电源能够在某个瞬间达到这种程度的输出能力,但是绝对不可能在这种峰值状态下保持稳定输出。实际上,我们在本次评测中也专门针对“+12V稳定输出能力”进行了测试。后发现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只能在标称值的70%~80%之间进行稳定的+12V输出(输出状态保持5分钟不当机)。比如说,一款标称+12V大输出450W的电源,其+12V的实际稳定输出能力大概也就在300W左右,比较优秀的电源能达到350W左右。玩家们在选购电源时,可以相对按照标称大输出×0.7(或再保守点×0.65)的公式来计算所选择的电源是否能满足显卡和处理器的实际需求。

转换效率测试,结果可喜

在本次评测中,除了极个别产品之外,几乎所有产品在轻、典型和重负载情况下的转换效率都能保证在80%以上,甚至不少没有贴80PLUS认证标志的产品也能保证有85%以上的转换效率。这个结果比较令人欣慰,节能减排在经过多年的倡导之后,电源行业整体走上了节能环保之路,这无疑是令人可喜的结果。

我们看到,在500W级甚至更低档次的电源产品中,影响电源转换效率的几个关键设计近年来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在500W级电源上,双管正激这种已经非常成熟的功率变换电路拓扑结构已经得到了普及性的应用,从200多元到6、700元的产品中,都基本是双管正激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借助这种优秀且非常成熟的结构设计,现今500W级电源的转换效率基本都能保持在80%以上,正如我们的测试结果所显示的那样。

不过仅凭双管正激结构,仍然很难将电源转换效率提升到89%以上。如果厂商想要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一方面必须加强用料上的把控,使用高品质的元件,尽量减少损耗从而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则是采用一些更先进的电路设计来提升效率。比如我们在海盗船CS550M上看到的LLC谐振半桥结构、鑫谷GP600G和海盗船RM550所采用的同步整流以及DC-DC模块电路设计,这些先进的技术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电源的转换效率表现。这些原本在高档的高功率电源上应用较多的设计搬上了500W级产品后,对提升这些产品的表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奇效。但更优秀的电路结构设计也同样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像采用全模组化、同步整流以及DC-DC模块电路设计的海盗船RM550价格就高达799元,基本只是发烧友专供了。

电源越来越静音

除了转换效率普遍看喜之外,通过测试我们还发现电源的静音效果也是越来越好。实际上,就本次参加评测的10款产品而言,它们在噪音控制上都做得非常不错,像海盗船RM550甚至采用了典型负载以下绝对静音的设计,非常有特色。而目前的主流电源也普遍采用低转速12cm以上风扇,在大1500rpm转速控制下,电源风扇的噪音几乎是细不可闻。在测试10款产品时,除了某些产品在重载状态下发出轻微的噪声之外,大多数产品即使在重载状态下也将噪音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程度——如果不附上耳朵仔细听,风扇声音几乎不可闻。

后,综合所有测试成绩,我们认为有三款产品值得玩家们重点关注并为其颁发编辑选择奖。它们分别是综合性能强但价格偏高的海盗船RM550,非常适合发烧友选择;性价比的典型代表鑫谷GP600G,适合对价格敏感但又追求性能的消费者;航嘉MVP500,整体表现没有短板可言,各项性能非常均衡,适合绝大多数玩家选择。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