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Live > 杂志文章 > 航嘉:“自主创新”成就民族产业!

航嘉:“自主创新”成就民族产业!

2012-08-06王锴《微型计算机》2012年7月下

航嘉执行总裁 刘茂起先生
航嘉执行总裁 刘茂起先生

“求变的意识和精神”一直是航嘉对创新的追求。

有道是“IT行业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因此,创新之于IT就是行业生存的基石,没有创新IT行业将危在旦夕。创新也是IT行业发展的源泉,正是有层出不穷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才能驱动消费者潜在的需求意识,创新就是IT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15年,我国IT产业大致经历了1997~2002年引进、效仿国外技术;2002~2007年快速创新;和2008年迄今各项技术走向成熟的三个阶段。而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不少人于是觉得传统IT硬件业的创新之路越走越窄了,其实是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发生了改变。就PC电源行业来看,目前的创新已从既往的版本的变革和技术架构的演变,转向工艺制程及内在结构的创新,在创新方向上从功率的竞争转向了效率的竞争。

国标,是航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标不能照搬国外的成例,节能环保需要自主创新!特别是中国的节能环保面临着出口欧美的绿色壁垒,和国内失去道德底线的二三线厂商的双重冲击,形势比较严峻。因此,我们不能不假思索地一味盲从所谓的国际标准。分析国际标准的背景,你会发现部分国际大厂为了获得行业的话语权和垄断专利,促成了不少以偏概全的标准。比如关于海拔的规定,为了迁就不到2%生活在2000米海拔以上的用户,而强行要求剩下98%的用户增加使用成本负担,就有些显得不尽合理;再如80Plus认证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节能,但后来异化为一个商业的检测机构,给钱就认证。而且只片面考虑效率一项,罔顾纹波输出和稳定、静音等各项综合基本要素。这样的结果是市场上很多所谓的金牌电源,其实际表现还不及某些铜牌产品,可以说此时的标准已经失去了权威性。

再加之标准是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制高点,目前电源等领域的话语权掌握在IEC(国际电工认证委员会)的手中,中国民族企业往往受制于其中的专利壁垒。因此,国标不能照搬国外的成例而必须创新。作为国内大的电源生产厂商和“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航嘉的产品直接关乎能源的转换效率。因此,积极关注国家节能环保是航嘉义不容辞的企业责任。

航嘉参与国标制定目录
航嘉参与国标制定目录

当然,在国标的制定中航嘉也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由于利益出发点不一致导致的争执和对标准认识的不统一。不少同行认为过高的标准实施可能会让很多企业丧失市场和生存空间,而妥协的结果则是国家节能认证能效标准远远落后国际标准。然而中国是电器制造大国,随着欧美能源认证新规适用范围的扩大,可能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能效标准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早在2008年航嘉就推出了自己的节能新概念的三项标准,按照国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此后,航嘉于2011年3月更新与新制订了两份高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产品企业标准,并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备案,这些都能为提高国标做参考。

“自主”才是民族企业做强的“创新”之路

IT行业唯有不断结合人性的特点挖掘潜在需求并结合创新,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以电源行业为例,创新远未到头,未来在设备的小微化(功率密度提升)、接口的标准化、外观应用的人性化、效率的不断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而且“自主创新”也是国家重大国策, 我国专利授权量激增,先进技术往往申请专利保护。要改变目前国标准滞后现状,必须允许自主专利写进国家标准,通过专利和标准结合,使企业在行业中迅速做强,可以有更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形成强大技术团队,激发企业更大的创新积极性,带动民族产业做大做强。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